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歲月背影 - 彭瑞麟 (2)



( 彭瑞麟自攝像 / アポロ寫場 / 台北 / 1932 )


1931年3月,彭瑞麟自日學成返台後 ...
即準備在台北開設相館,自立門業
當時的榮町(城中區)較繁華熱鬧,已有多家日本人經營的寫真館進駐
他不想與這些過於商業與氣盛的生意人為伍
就選擇在臺灣人聚集的太平町(大稻埕)落腳
也另具開拓台灣攝影文化的使命與視野










( 亞圃廬寫場 / 台北.太平町 / 1930's )


1931年11月,彭瑞麟在台北延平北路「亞細亞旅館」二樓
開設了「アポロ寫場」
「アポロ」是 Apollo(太陽神)的日語稱謂
石川欽一郎建議他用這個名子,希望他能以此發光發熱
後來被日方當局指摘為"外來語"的譯音,不得使用
店面遂改成漢字的「亞圃廬寫場」










( 「アポロ寫場」櫥窗 / 1931 )


當年的「アポロ寫場」有兩面櫥窗
左邊展示的是商用照片
右面放的是他稱為「啟蒙」顧客的照片
因為他的拍照價格高於城內日本人開設的相館
他必須用品質優異的成品來說服顧客
也令忌妒與批評的同業啞口無言










( 彭瑞麟的老相簿 / 1931-1933 )


相簿裡留存了多少青春的容顏與時光 ....



















































































































































( 林家花園 / 板橋 / 1930's )


除了人像
出外代拍與全家合照
也是他的營業項目之一







( 林家花園 / 板橋 / 1930's )





































( 彭瑞麟《前排中》與他的學生 / 亞圃廬寫場 / 台北.太平町 / 1932 )


除了拍照維生,彭瑞麟更在乎攝影如何在台灣教育與傳承
他的另一個「啟蒙」方式就是在店裡開作品展覽會
並設立「攝影研究班」
以三個月一期的系統課程,做攝影技術與理論並重的傳授
也為研究生舉行作品發表會,提升學習的熱誠與品味
那些未曾出國以及茫然無從的攝影初生代
就在這個小小空間找到及時的補給與養份

彭瑞麟在這三、四年間
為早年台灣訓練了第一批專業的攝影人才
這些年輕人後來遍及全島,澎湖,甚至廈門,印尼等地
並取代了日本攝影師戰後撤退所遺留下來的缺位








( 彭瑞麟《左》與學生們 / 1932-33 )














( 彭瑞麟《左二》探望早年的學徒們 / 花蓮 / 1956 )













( 彩色塗繪習作 / 1932-35 )


因為天資,熱忱以及教科班的札實基礎
彭瑞麟在藝術、技術及美學的認知與涵養上自有一套稟賦
人像、靜物、風景、X光、紅外線攝影、彩色轉寫等
表現風格多樣,而且完成在三○年代
雖然保存與遺留下來的作品不多
今天看來,也仍然是獨樹一幟的














































( 風景 / 1934 )













( 風景 / 1934 )












( 風景 / 1934 )


彭瑞麟這三幅風景
倒是充滿了繪畫般的朦朧鄉愁感 ....










( 搶孤 / 宜蘭.頭城 / 1937 )


1935年,彭瑞麟曾擔任日本風景協會「月刊風景」的特約記者
應該拍了不少台灣早年風景、文物
可惜資訊微渺,無法尋覓
1937年,他趁赴日購置攝影材料之際
與「東京寫專」校長習得純金漆器寫真之獨門技術
1938,彭瑞麟以「太魯閣之女」純金漆器寫真
入選大阪「每日新聞」主辦的「日本寫真美術展」
是15件入選作品中唯一來自台灣的代表作








( 「太魯閣之女」純金漆器寫真 / 1938 )


「太魯閣之女」應該是台灣最早的一件特殊「多媒材」創作
目前收藏於彭瑞麟次子 - 彭良岷醫師家中
這件作品的技術要求與製作成本極高
孤本無以承續,已成絕響









( 彭瑞麟<左上> 呂玉葉<左中> 彭良崐<中> / 1940 )


1938年,彭瑞麟被日軍徵調至廣東擔任翻譯員
返台後,當選台北區照相公會理事長及台灣省照相公會副理事長(1941)
執掌台灣攝影界之牛耳三年期間
仍斷續培養,造就不少新生代攝影人才
而花在自己創作與相館營運的精力與時間已大為減少


「亞圃廬寫場」的經營期間(1931-1945)
學生的研習費加上外拍的報償等於店內的收入
令彭瑞麟感受良多的是照相業的季節性
夏天門口羅雀,新年卻忙得不可開交
平均下來,往往入不敷出
加上家計負擔日益加重
因而萌生轉業習醫的念頭









( 彭瑞麟子女合影 / 1944 )


1944年,彭瑞麟家庭已有六個子女成員
「亞圃廬寫場」已然進入休業狀態
第二年,戰事緊迫,台北遭受美軍頻頻轟炸
店址被劃為防火工地,整條街拆除
台灣第一座攝影「啟蒙」聖地,14 年後就這般悄然遁入歷史 ....


彭瑞麟返回新竹二重埔老家另謀生路
卻在終戰後第二年(1946)遭人誣告,莫名拘捕留置21天
後因師範同窗黃國書的疏通交保才得以歸返
但之前購入的二萬石高級檜木,被人以活動費之名騙走,損失慘重
只好另起茅廬,在家鄉經營起甘蔗園

不服輸的彭瑞麟早在相館晚期(1943)即拜師學習中醫
19年後(1962),通過中醫師考試
1968年,發表「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經驗」論文
1975年,成為「日本東洋醫學會」會員
不屈不饒的毅力跟早年對藝術的執迷一樣,他硬著頸子前行 ...










( 彭瑞麟51歲生日 家庭合照 / 1954 )


因為人生種種不可預期的遭遇
彭瑞麟的最後寄望不過是家族的成長、平安與團聚
從他書寫的照片隨筆,可以讀到他的心境












( 彭瑞麟闔家照 / 1955 )


1955年後的彭瑞麟習醫之際,仍回到家鄉擔任教職糊口
1970年自二重中學退休
晚年他住在次子彭良岷醫師的通霄寓所
76歲那年(1980)他又提筆畫起水彩
那是他離開「台北師範」57年以後的事了
他在畫作旁提名 :「石斛盛開已初冬」
似有無盡感慨 ... 
























( 素描自畫像 / 1963 / 彭瑞麟 )


1984年,彭瑞麟病逝於苗栗縣,通霄鎮,享年81歲

從歲月的坎坷與榮光隙縫中走過
在時代的荒街獨行 (註)
彭瑞麟晚年的自畫像
仍再思索些甚麼呢 ...















( 彭瑞麟自攝像 / アポロ寫場 / 1932 )


然而
畢竟生命也曾年輕
石斛也曾燦爛盛開過啊 ....









相片提供 : 彭良岷 先生
資料參考 : 蕭永盛 /「在時代的荒街獨行 -- ㄧ位台灣攝影作家的肖像」《台灣攝影季刊 3》(1994.4)(註)
吳嘉寶 /「被歷史遺忘的臺灣攝影先驅 - 彭瑞麟」(視丘 1998.1)

















6 則留言:

  1. 鴨蜜瓜~~~咕啾*o*2007年11月25日 清晨7:27

    謝謝哆拉老師的介紹
    他的才華令人讚嘆
    他的故事很精采
    每一張作品的背後
    都是不同的人生故事
    閱讀著彭瑞麟的生命
    我更想去挖掘以前那個年代的一切

    回覆刪除
  2. 他的畫意攝影有那麼點浪漫主義的味道?

    回覆刪除
  3. 謝謝你
    讓我在網路上見到我祖父的作品
    我是彭瑞麟的長孫
    祖父是我一生中最尊敬的人
    看到這些我也曾經參與整理的阿公的作品
    看到我父親 祖父 祖母的合照(他們三人都已經過世)
    我真的很感動

    回覆刪除
  4. 感謝彭先生在台灣攝影史上的默默耕耘與貢獻
    留給下一代深深地追懷與啟示 ...

    謝謝你們

    回覆刪除
  5. 不小心逛進來
    竟然發現祖母的校友
    板橋林家花園照片中的女人
    依稀記得祖母有一張類似照片

    回覆刪除
  6. 您好,今天(2018/04/07)突然在腦海裡浮現彭老師的名字,
    趕緊google一下,看到您的文章與照片,那張自畫像就是我在1954年初級中學時,在美術課時見到的彭老師樣貌!
    他的板書非常優美,是以粉筆寫書法的方式,他對於不聽課的學生一律用"丟粉筆頭"來懲罰,
    剛開學時我曾經被他丟過一次,力道十足,很痛!
    他懂得漢醫,我長年流鼻涕的毛病就是彭老師以兩個療程給治好的。
    他後來對我特別鼓勵,我的第一張水墨被他貼在學校的公告欄,他也教我書法,素描。
    但是,我們當時完全不知到彭老師的過往與成就。
    讀了高中便再也沒跟他聯繫,一晃,50年過去了!他早已仙逝。
    再三拜讀您的大文與觀看他的攝影作品,
    很是感謝!...muniir 敬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