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歲月張才 (3)



( 台北 大稻埕 迪化街 / 1950s / 張才 )


張才的「時代見證」系列
讓我們重新返回五O年代的大街、小巷、田野間

回頭看台灣的攝影史
這批照片彌補了許多台灣民間史的圖檔空隙
張才「把它拍下來就是...」的攝影觀
挽救了我們久已遺忘的記憶
這些當年許多人所忽略、不屑的一瞥
卻是今日、未來的永恆凝視 ...


回顧這些時代影像
讓我們更敬慕他的執著、胸襟與先見


底下許多鏡頭封塵已久
這是第一次曝光 ....






















































































































































































































































































































































































































張才的小時候可是這幅模樣 ?















或是這樣 ....









社會大學優等生

張照堂


張才常喜歡自我調侃說,他沒唸過甚麼書,是社會大學畢業的。
其實從攝影家的學籍來看,這位自稱低學歷的老中輟生,不僅是社會大學的傑出模範生,還是田野大學的典範校友。
四、五O年代之後,他在台灣民間與山野中不斷補修「學分」,
用一張張影像交出亮麗的成績單,也在台灣攝影史上留下標竿的印記。

在台灣攝影的發展上,攝影家最普遍、擅長的拍題材是民間的生活勞動與信仰禮俗。
優秀的作家也很多,鄧南光、李鳴鵰、楊基炘、劉安明、黃則修、陳石岸、黃伯驥、
徐清波、謝震隆、鄭桑溪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們取景的鏡位與角度都很嚴謹與慎重,光影、構圖也講究,作品普遍呈現一種溫潤、圓熟之美。
而另一些攝影家,譬如張才、張士賢、林權助、黃金樹、許蒼澤等,他們看起來比較不突顯這類攝影技藝,
而更在乎直接、務實、樸素的觀看。作品中的的現實感與臨場感也更為接近,讓人似乎感覺到相機的不存在。
在態度與意識上,他們的照片表達得更加平民化。
我們或可稱他們為社會主義型的紀錄攝影家,而優等生張才可以算是其中最先行、執著的代表人物。

張才其實生長在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家庭中,唯一的兄長是大他11歲的哥哥張維賢。
這位後來被文藝界稱之為「新劇台灣第一人」的新文化運動推行者,當年經常讓他12歲的弟弟上台參與演出。
張才形容他哥哥是個無政府主義(Anarchism)的知識份子,他說那個時代的人都比較有氣概與理想。
張才雖然不愛唸書,但從小在這些新運動文化的薰陶下,無形中培養了他日後的攝影觀。

為了求得謀生之道,少年張才在家人資助下曾三度赴日,在短期寫真學校習藝。
在東京與大阪,他逐步培養了攝影的基礎技藝,也見識了「新興寫真」、「報導寫真」的攝影風潮。
傳統與現代的文化交集,在他年輕的心靈中埋下茁茁待發的種子。

1942-46年間,張才隨着家人在上海從商。
從日據時期的台灣到上海,他拿的是日本帝國的護照,看到中國人、日本人、蘇聯人、公共租界裡的洋人齊聚在這裡,
他的「我是台灣人」意識令他站在一個颇為冷靜、客觀的位置。
他拿起相機四處遊走拍照,對於十里洋場的時代風情,他觀察入微,除了都市線條、圖騰的準確入焦外,
他更敏銳捕捉了中、下層社會的生活樣貌,既不掩飾,也不美化。。
這些即時、率直的寫真,其實顯現了他對族群異化、階級分歧、貧富不公的冷眼批判。
在那個年代就具有如此社會視角的攝影家,不要說華人,即使在歐美國家的攝影界也不多見。

返回台灣後的張才,以照相器材與沖洗為業之餘、一有時間就投入庶民生活的紀錄上。
時代氛圍、生活風情、民間祭儀、家族寫真、原住民素顏 .... 都是他長期關切的題材。
他說自己拍照的方式是隨興而自然的,張才照片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不期而遇似的,
沒有稀有角度佈局,沒有刻意設計與等待,就是平實地移動、觀察,然後直覺地按下快門。

張才的照片既不抒情,也不在乎意境,它們就是實實在在,很少加油添醋,更不忸怩作態。
張才說,攝影家並不一定要有甚麼深刻理論,但要知道拍甚麼,要有定見。
如果我們用「決定的瞬間」理論來推敲他的照片,就是布列松所謂的
「當畫面的結構組成與對象的動作姿顏融合成最能訴說、也最能顯露場面配置之精華的一瞬間。」
張才其實並不十分在意那完美的瞬間,他說,藝術、美、黃金律等不是他追求的,
照片應該求「真」,那才是攝影的本質與優勢。

張才的照片因此不都是「完美的」,完美很容易成為一種僵硬的模式,看久了令人乏味。
缺陷不更像我們的人生嗎? 未矯飾的、不經意的第一瞥不是更加真率有力嗎?
這些樸素、虔信的生活原貌其實更貼近我們的生命脈動。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張才的照片也是「去作者」論的一個實踐。
他企圖不動聲色地將個人主體融入客體中,宛如他也是其中的一份子,進而傳達一種相若、融洽的情感。
這一點其實也是布列松所說的:「當你拍照時,心中必須對對象及自己懷著最高的敬意。」的一種實踐。

自律與謙遜是張才生活與攝影上的美德。因為紀律,他才會長期執著於自己的選擇。
他的長男曙光說,張才身體裡頭好像有一個心理時鐘,每到關鍵時辰鬧鐘就會響起來,提醒他去拍照。
張才並不以為自己拍了多少好照片,他說只要有個七、八張能留下來給子女、後代,就是一生最大的欣慰。
至於甚麼是好照片? 張才說,是要能耐「讀」的照片。如何耐讀? 張才微笑不語。

「沒甚麼目的,把它拍下來就是。」張才的攝影哲學就這麼簡單,如此謙沖,真沒甚麼高深學問。
文化評述者黃翰荻說,張才作品中所呈現的當然不是「把它拍下來就是」,
而是一種宏大的、極具視覺與珍貴價值的歷史、社會紀錄。

藝評家潘小雪說,張才先生對時空的自覺力強,他與對象之間的關係,
在簡單、立即的反映中建立起良好的時空接觸,並帶出生命的意義。
他的作品視覺意象強,有很飽滿的內在動力結構,並隱含人文精神與文化現象。

曾經是張才30年老友的攝影家湯思泮,談到這些作品時說:
「這種平實風格更表現了時代風味,似乎張才具有一種先見之明的洞察力,他能抓住了當時的人氣與脈動。
早年看這些照片,覺得不怎麼樣,今天卻愈看愈覺得了不起,他的確有眼光 ..... 」。

張才抽屜裡有一張名片,那是1964年日本寫實攝影大家 -木村伊兵衛託友人帶給他的,
上面寫着短短一句話 :「張才先生,我認為文化應該指導政治」。
張才經常將這張名片拿出來,告訴晚輩、後進們,他心中有這樣的共鳴與理想。

1992年,為晚年的張才寫傳記,並隨張才夫婦重返50年後上海的攝影作家簫永盛,
看到77歲的老人通過觀景窗,興致很高地與穿人民服的老上海聊着,聽不見他們說甚麼,但老人有笑容。
然而走過幾條大街,老人在幾個古蹟景點前停住,欲拿起相機,已力不從心了。
老人蹣跚無力,夫人在身後隨時想扶持他,老人嚴癟的臉,像忍受着病痛,抓緊相機,又忘我地尋找着 ......

簫永盛說,我們台灣攝影的土地上有兩座高山,鄧南光如果是座溫文秀雅的大山,張才就是座祾角崢嶸的高山;
更準確地說,他們是兩條綿延的山脈,豐富多樣的大小山頭構成了台灣攝影地質的大部分。
如果我們是山友,我們都將行走在他們的背脊祾線上。

張才的光影足跡與旅愁,令我們在回望的思索中不斷受到啟迪與感動。
他那直情的庶民觀,透過鏡頭,在社會大學混跡一輩子,不僅提攜、造就了眾多攝影學府的高材生,
更為台灣儲存、建構了豐饒的時代圖庫。

這一生的行跡,張才伴着他所紀錄的人物就這麼悄然地走過,
然而他們的身影延續了台灣的時間與歷史,為後人留下深邃的回思與感念。













張才 / 1950s








照片提供 : 張才家屬








11 則留言:

  1. 非常靈活、率真的攝影眼
    街頭的各行各業、人情冷暖盡在眼前
    歌仔戲演員照顧幼兒的那張
    實在動人

    回覆刪除
  2. 感謝大師提供照片

    張才的照片樸實而無華 外冷內熱的攝影眼 看見記憶

    也許只有這種看似尋常客觀的拍攝角度

    才能抓住雋永的靈魂吧

    回覆刪除
  3. 還是做田野的眼睛比較賊亮啊 ....

    我貼上去的的照片
    質感、選材、排序 力求不一樣
    必須新鮮一點
    否則就別玩了

    回覆刪除
  4. 想請教哆拉老師,
    哪裡可以看得到張才在日本拍攝的作品呢?
    看了這次展出的上海後,更想看看二戰前的東京,
    那個張才口中亞洲的第一大城。

    回覆刪除
  5. 街上的孩子 睜亮的眼睛
    或許就跟張才小時候一樣吧
    於是 大張才就拍下來啦!

    回覆刪除
  6. 很可惜
    目前遺留下來的資料
    並未發現張才在40年代
    拍攝有關東京的影象

    回覆刪除
  7. 深深感謝張才前輩留給我們的珍寶
    使我彷彿..也在照片裡看到了父親小時候的模樣
    這些樸實直視的民間攝影
    鮮活的勾動許多老人家模糊的記憶與感情
    ~我看到了父親眼中許久未現的光亮
    也令我更明白感受,那個他心中念念不忘的
    ㄧ個物質極度貧困但情感素樸豐饒的年代…

    回覆刪除
  8. 哥哥張維賢致力於提倡新劇
    弟弟張才卻回頭關注舊劇演員的後台生活
    兩者形成有趣的對照

    回覆刪除
  9. 老師:
    第2張是不是洗反了?

    回覆刪除
  10. 是的
    謝謝提醒
    已修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