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影歲月 - 庶民台灣」〈1920 - 1992〉/ 台北 歷史博物館


「凝視‧對望 - 福爾摩莎之眼」/ 台北 歷史博物館
最近為史博館策劃了兩檔攝影展:
一檔是「光影歲月 - 庶民台灣」〈1920 - 1992〉
這是歷年來史博館典藏的攝影選粹
包含26位台灣老、中生代135幅庶民生活的紀實作品
另一檔為「凝視‧對望 - 福爾摩莎之眼」攝影展
是曾敏雄攝影進階班的學生作品展示
有28位新生代學員參與的寫實/意象創作
在這趟1920 - 1992 - 2012 的光影隧道旅程中
大家將可以在史博館二樓的三個展覽廳裡
一覽台灣攝影世代傳續、演化的歲月行跡
這項展覽下週五(4/27)揭幕
今天(4/21)即開放參觀
展期:4/21 - 5/31日
我們就先從1950年代之前的前輩攝影家作品讀起:

看書的女孩 / 1920s / 張清言

英姿煥發 / 1920s / 張清言

午后時分 / 1920s / 張清言

悠閒時刻 / 1920s / 張清言

烘製龍眼乾 / 1920s / 張清言

搓繩索的張廖里 / 1920s / 張清言

遊動物園 / 1920s / 張清言

編製大甲蓆帽的張廖里 / 1920s / 張清言

縫製衣服的張廖里 / 1920s / 張清言

閱讀畫冊的婦女 / 1920s / 張清言

祭典 / 1920s / 張清言

橋上雙妹 / 1920s / 張清言

北埔街上 / 1935 / 鄧南光

出殯行列 / 北埔 / 1935 / 鄧南光

客家平安戲 / 北埔 / 1935 / 鄧南光

淡水河畔 / 1950 / 鄧南光

磚窯 / 三峽 / 1942 / 鄧南光

擦鞋童 / 台北 新公園 / 1950 / 鄧南光

隨大眾爺繞境的還願婦人 / 新莊 / 1949 / 張才

大眾爺繞境行列 / 新莊 / 1949 / 張才

台車 / 三峽 / 1948 / 張才

新光歌仔戲後台 / 萬華 / 1946 / 張才

看拜拜的觀眾 / 1948 / 張才

牧羊童 / 新店溪畔 / 1947 / 李鳴鵰

渡船 / 淡水河畔 / 1950 / 李鳴鵰

冬晨漫步 / 台北 草山 / 1948 / 李鳴鵰

鄉村一景 / 1947 / 李鳴鵰

息肩 / 台北 光復橋頭 / 1948 / 李鳴鵰

台南 赤崁樓 / 1948 / 李鳴鵰
往事並不如煙
回覆刪除庶民的生活自有滋味
而 歲月啊歲月
瀰漫著淡淡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