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歲月印樣 (2)
板橋 / 1961
板橋 / 1960
板橋 / 1959
板橋 / 1960
板橋 / 1959
板橋 / 1960
板橋 / 1961
板橋 / 1960
三峽 / 1960
板橋 浮洲 / 1961
板橋 大漢溪 / 1960
板橋 光復橋 / 1960
土城 / 1961
板橋 / 1961
板橋 / 1961
關於青蒼與神秘的扣問? / 張照堂,一瞥
阮慶岳
我希望順其自然,即使我弄錯了。
─ S‧薇依
我想以神秘主義與陳映真的早期小說來解讀張照堂。
攝影藝術在戰後台灣曾經波瀾幾度,最常被引為波峰代表者大約就是郎靜山與張照堂了。
且二者往往被視為截然的對立者,
譬如抽象/現實、中國/台灣、小資/普羅、順從/對抗,其中當然有其道理所在;
但仔細看,可能觀看的視角,會有過度狹窄集中在與政治態度相關的意識型態裡,
反而侷限了對二人作為藝術家的全局觀察與閱讀。
我以為張照堂(1943-)在七0年代的崛起,除了宣告必須正視此時此地的現實,
成功確認台灣攝影藝術的往後道路外,同時承繼了兩支台灣攝影藝術的重要脈絡,
一支就是以張才(1916-1995)為首,源自日據時代即存有、對常民生活的人文關懷寫實傳統,
這部分其實淵遠流長,常被提及者還有鄧南光、李鳴鵰,以及曾在成功高中指導過張照堂的鄭桑溪等人;
另一支則是不太被與張照堂相題共論及,主要是關於郎靜山(1892-1995)以文人山水畫為據的抽象美學風格,
這部分關注著人內在生命與宇宙間的連結對話,承繼文人視己身為單一生命體,
在介入世界時對觀看距離與視角的小心抉擇,並以脫離現實羈絆、直探哲思境界的傳統為旨志。
然而,張照堂在當初創作時,應該並無此自覺,甚至根本無意與此二條軸線有何相干。
然而他雖然無意作承繼,但於我看來,他的作品卻顯現了這二者的特色。
這是很重要的觀看處,因為目前對張照堂的論述方向,
主要是落在其作品被作為時代政治高壓與文化苦悶的對抗意義上,
譬如郭力昕極重要的文章〈論張照堂與臺灣“現代主義攝影”〉所指:
「張照堂成長於一個極度壓抑、苦悶的年代,並且在這樣的時代氛圍裡,走過了他創作的精華歲月。
臺灣的這個時代背景,政治空氣是高壓、肅殺的,攝影文化是空白或貧乏的,
張照堂的攝影藝術,就在這樣的政治與文化悶局裡,迸出了一個獨醒的、清越的高音。」
攝影藝術在台灣作為社會對抗的某種利器,事實上隨即被張照堂的後繼者承接(或說重整與建立),
並與爾後八0、九0年代陸續興起的政治抗爭與民權運動(尤其著力於為受壓迫者發聲的角色)密切作結合,
攝影藝術作為某種社會公義代言者的使命位置,逐漸不可或分,張照堂隱隱也被視為此意識與路線的濫觴。
但這真的是張照堂對攝影的信仰所在嗎?
張照堂與郎靜山真的是異途而馳的兩種藝術家嗎?
在2010年3月由中央大學出版的《歲月‧風景》攝影集裡,將張照堂的作品以四個時間段落作區劃,
分別是:1959-1961、1962-1964、1973-1985以及1986-2005,
其中第一時期(未曾公開展示過)的作品,是在成功高中時期的作品,
主要展現他在生長的板橋等地拍攝、有著強烈時代印記的生活寫實紀錄,
並在「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或稱TIVAC)作展出。
這些罕見的早期作品,向我們展露了張照堂攝影創作出發時的身影,
也顯示他自來既有觀看世界時,那種「在場」卻「旁觀」,極端冷靜、不疏離也不介入性的特質,
氣息隱約是淡淡的質疑與扣問,其後則有著對這一切存在的濃厚的關愛,
另外對構圖與視角的揣摩和嘗試,則依稀可見。
這樣的視角與氣質,讓我想起同時期的陳映真小說作品
(見《我的弟弟康雄》─ 陳映真小說集:1959-1964;人間出版/1995。
姚一葦在該書的序文裡,回憶那時期陳映真將原稿交給他作閱讀時的印象:
「讓我感染一個年輕人的活力;他那充溢於作品中的人間愛;
以及愛的背後的那深沈的悒鬱;亙古不化的憂愁,宛如山的重量。」
這樣濃厚的悒鬱與憂愁,確實描繪出一個時代裡,
既懷抱著某種對於人生的浪漫懷想、又有著無出路困境荒蕪感的少年身影。
這樣的氣息與氛圍,也可在張照堂的同時期作品裡閱讀出來,
那是一種青蒼的、略略帶著怔忡的視眼,
有著對世界的些許期待與困惑,以及年輕易感的心靈、那自生自覺的幽微感傷
(當然,二人的濃烈度並不相同,陳映真的憂傷與其感染力,當然是無人能及的)。
長於以理性逼視自己與時代的陳映真,曾經以筆名許南村,嚴厲地作著對這時期的自我批判:
「陳映真小說中的小知識份子,便是懷著這種無救贖的、自我破滅的慘苦的悲哀,逼視著新的歷史時期的黎明。
在一個歷史底轉時期,市鎮小知識份子的唯一救贖之道,便是在介入的實踐過程中,艱苦地做自我的改革,
同他們無限依戀的舊世界作毅然的袂絕,從而投入一個更新的時代。」
張照堂也是這樣一個必須與自我毅然袂絕的市鎮小知識份子嗎?
這也是一種同時代年輕心靈都可感受到的傷感與時代波瀾呼喚嗎?
還是成長後明白必須離開「依戀舊世界」的命運必然徵召嗎?
或者就是時代撲岸時必然的轉折吧,
陳映真在《華盛頓大樓‧第一部:雲》(遠景出版;1983)的自序裡,寫到與此似乎相關連的文字:
「而這課題之所以艱深,是因為沒有了清晰的答案之故。
曾經有一個時期,人們曾經以為有了一個確切不易的真理和答案的。
無數優秀、正直而勇敢的作家,為了求得那答案,不惜乎自己的亡家和破身。
而曾幾何時,那一度以為是正確、光榮、偉大的真理,不轉眼間崩壞為尋常的塵泥。」
是對時代的惋惜與批判吧!
因此,這時期(大約是1959-1964)的陳映真與張照堂,或者正就是懷抱著什麼未明的期待,
以模糊、易感,甚至神秘的氣息,向我們展露了他們觀看這個世界的目光。
答案雖然或是不明且未知的,但其價值則在於直觀多於分析,描述多於批判,問語多於結論。
關於這樣各時期與風格間的演變,郭力昕在同文裡,也有他很好的觀點與詮釋:
「張照堂攝影創作的一個高峰期,大約展現在1970-1985年間。
…… 這個時期張照堂的作品,在內容與風格上和他在1970年代之前的早期作品,有著相當的不同。
從個人的層面來看,進入壯年的張照堂,多少揮別了1960年代那個苦澀、憂鬱、憤怒的藝術青年狀態,
走進社會與工作的現場,接受機會與挑戰,也大量地展現自己各方面的才華,
並因而可以比較具體地觸摸、揣摩臺灣社會的肌理與脈搏,
不再僅僅停留于抽象地再現個人的或全社會的精神苦悶。」
郭力昕指的大約是第三時期的作品。這時期確實可稱作豐收期,
但我個人則另外對張照堂1962-1964(第二時期)的作品,特別感到興趣,並賦予極高的評價;
因此,對幾乎相連接的1959-1961(第一時期)作品,也投注同步的觀看興趣。
這第二時期風格吸引我處,恰在於「抽象地再現個人的或全人類的精神苦悶」(我將「社會」改作「人類」),
其中著名的作品許多,譬如無頭無四肢的裸體男子、被切去頭像的立姿背影男子、
臉容模糊的雙男童、棄死在路邊的貓,或惶然面孔立在路上的不知名男子等。
透過這些近乎倉皇的影像,我們感受到一種巨大的苦悶與困惑,
這或是對郭力昕所言述「高壓、肅殺的」社會氛圍的回應,
但是於我,這也許還同時傳達了一種關乎人類心靈狀態的掙扎與探索,是更屬於泛時空的生命扣問。
我因此想及法國二十世紀的基督教神秘主義思想家 薇依(Smone Weil,1999-1943)的一些文章,
也試著相對應作某種解讀與試探。
薇依作為一個神秘主義者,最具體的思想核心,是從"期待"與"等侯"這兩個人類共有的心靈經驗出發,
她持恆地對上帝"期待"與"等侯",與以對自身直覺的信心,不斷扣問所有未明的神秘訊息與現象。
在著名的書《在期待之中》(三聯書店,1996),她寫道:
「以有限、可數又嚴格確定的素材為根據,我們在形象中重新建起世界秩序。
我們在這些抽象的、我們能使用的詞語之間,設想著各種關係,建立起聯繫。
這樣,我們就可能在形象之中── 這種形象的存在本身,
由於受到我們的注視,而懸擱起來──觀察構成宇宙實質的那種必然性,
可是,這種必然性只有通過打擊,才會呈現在我們面前。」(p.105)
若以此作觀看點,
張照堂與郎靜山似乎都同樣是在「這些抽象的、我們能使用的詞語之間,設想著各種關係,建立起聯繫」,
目的則是想「觀察構成宇宙實質的那種必然性」。
但是二人間的差別,可能就在於有沒有「通過打擊」來達成必然性,
也就是說,二人的藝術性,以薇依的看法是成立的,
但張照堂的作品是透過不斷自我扣問與將形象懸置的「打擊」,去探詢答案究竟何在,
而郎靜山則太過迅速依身進入到過往藝術作品的承傳庇蔭裡去,
以化解替代質疑,相對缺乏當代藝術所亟望的自省與批判氣息。
張照堂也以此(透過現實觀察來質疑生命意涵),
拉出他與生活紀實路線的那些先行者間(如張才等人),迥然不同的差異位置;
而若與其他以社會批判為主軸的後繼者相比較,
張照堂(尤其是此時期)則有著強烈超現實與存在主義的哲思性格,
對被攝對象的故事述說意圖並不強調,也相對維持著客觀、內斂與自省的風格,
介入他者現實或思維的企圖極低,
對自我內在的關照與辯證,遠遠多於對外在世界的批判,
而這恰也正是他常被誤解(或強被詮釋)的部分。
那麼這樣冷靜自持的觀看,是否違背了愛與美的本質呢?
薇依 繼續寫著:「沒有愛就不會靜觀。靜觀世界秩序的這種形象,構成了同世界之美的某種接觸。
世界之美,就是人們熱愛的世界秩序。」(p.105)
簡單而言,張照堂在台灣戰後的攝影藝術歷史中,確實扮演著中流砥柱的美學與價值定位者的重要角色,
並形塑了爾後逐漸壯大的社會紀實的美學路線,也幾乎使之成為台灣戰後攝影迄今最壯闊的一道風景面向。
但是,張照堂的攝影美學,卻絕對不全然等同於這條路線,以及此一路線後來所顯現的樣貌及價值觀,
尤其在攝影的距離、位置點與不介入態度上,另外他所顯現的內省與獨思哲學氣質,
也是後來以社會改革為攝影主要目的時,漸漸不可尋見的身影。
由這角度觀視,反而我們似乎可以閱讀到張照堂與郎靜山二人間的某些類同性,
譬如都有著對內向與靜觀的共同嚮往,雖然二人化解困境的源頭並不相同,
一者回首尋求傳統文人已然建立的避世烏托邦美學,
一者則仍孜孜營營於現世的思維破解途徑,有種類乎薛西弗斯那樣的不屈精神,
就算永遠無法到達目的或終點,依舊不改職志。
或許,這也是真正接近薇依那樣既相信又質疑,且不斷停留自身在某種"期待"與"等侯"狀態的同樣原因,
以能更深沈的去探詢與詰辯生命與存在的真正本質意涵吧!
九0年代後期到此刻,台灣在歷經金融風暴與幾起巨大天災後,
攝影藝術的角色與任務,隱約開始有著變化。
社會整體意識也從過往對自身個體的名利追求、與期待群體間公平正義的外求性格,
逐漸轉到對生命意涵與價值的內省觀照上。
也就是說,人們會開始自問生活與存在的意義,
同時挑戰時代走向究竟當何與對否的議題,慢活與環保態度的興起就是例子。
現在再看張照堂的作品,依舊是有如一顆兀自耀目掛天的孤獨星子。
而他對攝影藝術的信仰,在歷經各樣時代與價值的起伏後,
初衷依舊歷歷不改也清晰可見,並不被榮耀或者寂寞干擾。
在成為一個「為公眾者」的藝術家前,
他從來沒有忘記要先作為一個勇於「為自己」的藝術家,且一直堅持著。
正因為勇於作「為自己」,才能真正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在心靈。
這種境界與狀態難於描述,就再引薇依的話語來作映照:
「與此同時,在這種無限的無限性間,是一片寂靜;
這種寂靜並非無聲,而是積極感覺的對象,它比聲音的感覺更為積極。
如果說有什麼聲響,它只有穿越了這種寂靜之後,才傳到我這裡。」(p.27)
這樣的寂靜聲響,確實可在張照堂的作品裡聆聽得到,也一樣是陳映真早期作品最令人懷念的氣質。
兩人讓我相互聯想,但自然兩人也是不同的,
尤其是在70年代後,所各自選擇介入世界的距離與方式,確實大不相同;
但於我,其本質還是一樣的,尤其在以人(而非家國)為基礎點的藝術態度上,
兩人都有泛人類的廣大關懷。
就以姚一葦在同篇序裡,所抄錄他早期寫陳映真未竟的一張發黃稿紙上的文字,作本文結:
「陳映真發表的小說,數量雖然不多,但卻是台灣當代的重要作家。
他是真正台灣的土生土長,足跡未曾踏出國門一步;
他的精通英、日語文和西方的學識,純粹得自他的天賦與努力。
他的傳統性身世和經歷,甚至一度對文學的排斥,小說的寫作變成一種無可奈何下心靈的發洩;
他對問題的探求,對知識的渴望和執著,在極為艱難的情況下,一點一滴地搜求與思索。
然而在另一方面卻是一個典型的藝術家── 甚至一個典型的中國文人:
熱情洋溢、靈心善感,坦率真誠的個性,充滿了空想與幻想。」
台北 TIVAC / 2010
以陳映真和郎靜山兩人,和張照堂老師的作品比較,差異性遠大於相似處,真的很難接受此文章
回覆刪除的論點。
這篇文章與刊登在今藝術的那篇文章,其內容小有出入.
回覆刪除這出入雖僅僅是數十個字,卻是該作者極為重要與自信的觀察.
於是我很好奇,作者都是同一個人,那麼,哪一篇才是阮老師真正的原稿?
老師:如果想要買到你簽名的書~該怎麼弄呢?
回覆刪除Sophia:
回覆刪除是哪幾行字請標示 ...
Ro:
我明天下午四點
或下週六(5/29)下午會在會場.
希望有朝一日
回覆刪除張老師能出版回憶錄
描述青年成長經驗
配上這階段早期作品
讓我們回顧當時的板橋生活
個人很好奇的是
1960年左右的小孩如何嬉戲(為何男孩會站在屋頂上?)
大人怎麼工作或休閒 (為何男子會站在樹梢上?)
這些照片也沒有一般寫實攝影中常見的民俗儀典...
今藝術裡的阮文───
回覆刪除(當然,二人的濃烈度並不相同,相對於陳映真強烈的憂傷與感染力,張照堂更為冷靜與自持)。
這個版上的阮文───
(當然,二人的濃烈度並不相同,陳映真的憂傷與其感染力,當然是無人能及的)。
對照上述兩句,我合理的懷疑──
哆拉老師自己當守門員,以謙遜低調的姿勢刪掉了關於自己的部份,而對陳映真先生保有至高的
推崇。
這也等於推翻了阮老師的觀點。
作者既是署名阮慶岳,則哆拉老師應以紀實態度對待,不管您是否認同或覺得不妥。而且阮老師
在年少時,陳映真先生可是他最欣賞最喜愛的兩位作家之一呢!
由他來提出那樣的觀察,我覺得是有說服力的!
(至於其他的一些小字眼的增減或調整,因無損於阮文的全篇精神,故不在此贅述。)
sophia 誤會阮老師和張老師了
回覆刪除我不會去改別人文章的
(我只會忽視它或刪掉它,哈!)
實際情況應該是
阮老師夠認真
到最後一刻還再修稿子
我貼上去的一篇較早收到
他給"今藝術"的文章較晚
一定是他再補上的
如果有錯是在我的不夠警覺
(或妳太警覺!)
可能我們都還不夠冷靜與自持罷 ...
但阮文中已提及相似的論點
也不至於推翻甚麼了
不是嗎?
文章本是供人扣問的
歡迎大家敲門 ...
擁有竹蜻蜓真的很方便耶...
回覆刪除因為雜誌的出刊在先
回覆刪除這裡網誌的貼文在後
所以會有這種疑惑與想像 :)
那麼這麼說來
反而是阮老師本身對於~~
陳映真先生的早期小說及您的影像作品
不斷來回的 在審視著您們彼此間的氣質與心靈
這篇迴響
反而意外的映見了
阮老師在認真琢磨著這個思辨拿捏的過往痕跡
哆拉老師
我是很警覺的呢
因為我對這篇文章特有感覺 哈
文章本是供人扣問的
影像作品 也是
敏銳且博學的阮老師就神秘的扣問了
關於您的一去不返的青春與彼時若有的蒼白
今天我最好的朋友劉逼跟我說「你看過葉問二嗎?洪金寶一出場,我就覺得他好像張哆拉!」
回覆刪除講的我好好奇裡面的洪金寶的扮相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老師你有看過嗎...
樓上的不要問這種無聊問題
回覆刪除扣問題:
回覆刪除a. 撇開印樣,多啦老師自己看自己作品是否認為自身作品就是紀實攝影作品?
b. 撇開印樣,多啦老師從旁觀者角度看張照堂攝影作品,是否認為這些作品是紀實攝影作品?
c. 多啦老師對於所謂"紀實攝影"的看法? 定義?
d. 加入印樣,多啦老師自己看自己作品,年少,青年,中年,最喜歡自身哪個時期攝影作品.請單
選.為什麼?
e. 加入印樣,多啦老師從旁觀者角度看張照堂攝影作品,年少,青年,中年,最喜歡哪個時期攝
影作品.請單選.為什麼?
f. 多啦老師是台灣攝影發展的影響是確定的.多啦老師的看法是?
g. 如果攝影神話是台灣攝影發展從二次大戰戰後以來,是由郎靜山.鄧南光.李鳴鵰.張才一路
傳承至鄭桑溪,與張照堂,#%#@%#%#%%^^, 多啦老師對於這樣的攝影神話自身看法是? 從旁
觀者看法是?
扣答題:
回覆刪除a.我拍的是「紀」念自己成長現「實」的照片
b.從旁觀者角度看,這些是屬於他自己影射的虛「實」「紀」念作品
c.「紀實攝影」就是「計時攝影」
d.我最喜歡的是那些錯過按快門的「作品」,因為錯過,只能留待想念
e.從旁觀者角度看,最喜歡他還沒發表的作品
f.影響台灣攝影發展的不是一個人,應該是國家機器
g.神話?這是神麼話?
反扣問題:
當一個攝影愛好者或工作者 --
a.實做重要還是尋找詮釋重要?
b.作品重要還是定義重要?
c.生活重要還是作品重要?
d.生命重要還是生活重要?
e. .........
Bravo!
回覆刪除言簡意深,真是太妙太精彩了!
反扣問更是一記反高潮!
真是大哉問啊!
前兩天和INK雜誌的編輯,去Tivac看了張老師的展覽
回覆刪除這感覺讓我想起了二十年前剛學攝影不久
那時我看了張老師的「逆旅」攝影展
猶記得走出藝廊時,那個全身震撼的感動
或許我會以攝影為職志,是受了這展覽的啟發
90年代初民主運動正熾熱時,攝影成了一個重要的媒介
基層的聲音開始冒出來,越來越多攝影投身在這歷史的熱浪中
攝影除了影像本身傳遞外,也多了一些時代的包袱與使命
或許是這樣道德的光環,也讓很多人汲汲拍攝社會的邊緣與疾苦
多年下來的檢證,被道導者的位置依舊,但是卻成就了許多報導者
始終,我是喜歡張老師的風格,把思想融在影像中,不刻意去傳遞什麼
但卻反應出那個時代的氛圍,與人和環境間的若即若離關係
或許與否根本不重要,因為都清楚的透過照片顯現
反而一些刻意追尋紀實題材的人,都顯得太過矯情
像是替廣大中產階級找到一個投射同情的對象
我始終喜歡張老師的影像,讓現實的事物更多了一種哲學的思辯
如同陳映真的文學一般,之所以能成為一種經典
它在對時代質疑之時,不全然的以對抗為方法
多了更多的浪漫,闡述更多的心底的焦慮,徬徨和渴望......
我雖然不認得張老師,卻有多面之緣,這也是我固定常來的地方
感謝攝影界因張老師的存在,給了後輩有一個學習的身影
很感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