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歲月落髮


( 台北 凱達格蘭大道 / 12.19 / C.T )


三鶯部落自救會成員及聲援的朋友們
昨天在總統府前第三度落髮相梃,展現抗爭意志
誓死反對台北縣政府的鴨霸及中央執政者的漠視
未履行當初所承諾的「打造原住民族新部落」、「以地易地」等方案
12月22日即將要第八次迫遷他們的三鶯家園 ...


有名人相挺似乎暫時湊效
在一陣落髮、呼喊後
台北縣政府原民局隨後發佈說
顧及年關將至,農曆年前暫緩拆除

但是,過了年以後呢 ....





































































































左一: 侯孝賢 (導演) / 左二: 柯逸民 (人民火大連盟) / 右一: 江一豪 (三鶯部落自救會)









































































































左前一: 柯逸民 (人民火大連盟) / 右: 侯孝賢 (導演)














朱天心 (作家)















馬志翔 (藝人)














姜聖民 (圖騰 主唱)














林正盛 (導演)
















































































































































江一豪 ( 三鶯部落自救會 顧問)














洪鳳琴 ( 三鶯部落自救會 發言人)





































































































































































是誰的腳印踩過我們家園而去?



-- 各界聲援三鶯部落連署書


三鶯部落,一個不起眼但卻是繼樂生療養院遭迫遷之後,
另一個足以審度台灣價值的試金石。

無需迴避,作為遠離花東故土流離到大台北縣市勞動營生,
並選在三鶯部落落腳的這群都市原住民,正是台灣經濟發展模式下的落敗者。
過去先是祖靈的土地被歷來政權的槍炮搶奪,
而後是在漢人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被迫擠壓到都市街頭間以販賣勞力維生。
三鶯部落就是這群原住民在30年來的時間裡,隨著包括海山煤礦 的受難家屬在內,
陸陸續續地「撤退」到三鶯橋下這塊新生地的產物。
憑著先人所傳習的生存能力,他們硬是在台北縣的這塊新生地,
開拓出另一個可供棲息的新故鄉。

然而30年來,包括今年2月在內的7次拆除行動,
證明手中握有法律以及都市開發大權的歷任政府,顯然不願正視三鶯部落何以存在。
在認定三鶯部落是違建聚落,並以強力手段鎮壓驅趕的過程中,
不僅突顯官方的傲慢與粗暴,更只是反映了一個更隱而不宣的事實:
透過公權力的介入,排除並逐出無力擔負發展成果的基層人民,
是確保土地增值利益的必要手段。

從台北市的14、15號公園案、樂生療養院到三鶯、溪洲等4個部落;
從公園、捷運到自行車道乃至於三鶯新生地的規劃案,
無一不是以都市發展之名發動的迫遷行動。
踩過你我家園而去的,正是市場經濟下將土地商品化的蠻橫腳印。
只是三鶯部落,作為台灣這塊土地的主人,
如今卻得被迫四處流浪,而顯得更加荒謬。

於是三鶯部落的命運其實就是一場鬥爭:
三鶯部落究竟是弱勢者「自力造屋」的運動,還是官方認定的「違建聚落」?
政府所提出的迫遷規劃,是否真想確保弱勢者的生存權,還是驅趕政策下的權宜之計?
土地作為一項無法再生的有限資源,
到底該讓少數人來買賣套利,還是供多數人於其上安身立命?

三鶯部落不只是三鶯部落,
因為隨著土地開發踩踏而來的腳印,從來就不分南北、不分原漢、不分世代。
過去會踩過康樂里(14、15號公園預定地)、樂生療養院,
今天要踩過三鶯部落,明天又將踩向何方?
作為這塊土地上的流浪者,最終又要退向何方?

因此,我們要求政府必須全面正視並處理台灣弱勢者的居住、生存權,
並檢討長期偏袒財團、富人的土地開發政策。
在這些問題未能處理之前,我們不接受象徵性
的殘補措施,並強烈聲明:


「停止迫遷弱勢居民!」
「停止標售國有土地!」
「停止開放外資炒作地產!」








5 則留言:

  1. 的確名人的加持還是有效果的
    也期待這樣的關注能持續加溫

    更期待公視預算的議題
    也能得到更多的關注
    畢竟這是媒體自由的最後堡壘
    期待能回到它應有發展的道路上

    jsband

    回覆刪除
  2. 其實除了都市原住民的問題之外,最近還有一個被戲稱為滅農條例的農村再開發條例也值得關注,只不過現在的新聞都集中在立委的雙重國籍與貓熊與黑
    熊的口水戰中,這個不具有煽動性的議題應該沒什麼媒體會關注吧

    回覆刪除
  3. 的確
    農民的聲音一直是被忽略了
    前一陣子就收到朋友自苦勞網轉寄的「農村再生條例」報導
    但也沒發現電視新聞報導這樣的議題
    連報紙也沒有

    只能說
    現在的立法院真的是胡搞瞎搞
    媒體也只是跟著政客起舞

    回覆刪除
  4. 希望新的執政單位有看到"新"的事件 並予以重視
    弱勢團體的問題總是比已解決的問題 成立的快
    平安的渡過這一年 成為23.09萬同胞唯一小小心願

    回覆刪除
  5. 很哀傷,人們的聲音真的會被聽得進去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