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
歲月地震 (2)
分類:
台灣攝影家
( 921 集集大地震 / 1999 / 吳忠維 )
昨日又驚傳日本北部 岩手縣發生芮氏規模7.2 強震
這些年來 , 台灣、中國、日本、印尼、南亞
伊朗、祕魯、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 ...
陸續發生七級上下的土地斷層位移
彷彿這個大地的深層某處
永遠潛伏、穿梭著一隻千年萬壽的精靈鬼魄
不時冒出來,打個哈欠或伸個懶腰
令世人驚惶失措,不寒而顫 ...
就是多幾座土地爺或大伯公廟也無濟於事啊 !
對所有受到創傷的人來說
到底土地是賜予,還是奪取 ?
是恩寵,還是符咒?
由汶川大地震想到集集大地震
台灣的 921 集集大地震( 7.3 級 )至今將屆九年
當時的活動斷層位移量( 地表8公尺,連同地層12公尺 )
以及地表斷層長度( 超過105公里 )
皆創下多項世界紀錄( 又一個台灣第一 ! )
造成全國2333人遇難,10002人受傷
房屋全倒8457間,半倒6204間
損傷百年難見
地震發生後,各地災區留下許多問題與後續
當時我們集合了一些攝影工作者
從不同角度與主題出發拍攝
編輯了一本「家園重見 -- 走過921影像報告」影集
在一週年紀念( 2000.9 )出版
底下就是部分內容 :
災難就像底片
「中途曝光」與「斷裂拼圖」是當時霎那之間的唯一想像 ...
攝影是一種與真實過去的割裂與告別
看見是疏離的結果
記憶是遺忘的孩子
1999 / 吳忠維
集集 台汽車站 / 2000.4 / 金成財
集集 台汽車站 / 1999.10 / 黃子明
台中 東勢 / 2000 / 侯聰慧
埔里 綜合體育場籃球館 / 1999.9.23 / 顏新珠
埔里 北辰街 / 2000.5 / 顏新珠
集集古蹟 目孔窯 / 1998.8 / 林錫銘
1999.9.23 / 林錫銘
新莊 博士的家 / 1999.9.21 / 黃子明
2000.8.31 / 許伯鑫
台北 東星大樓 / 1999.9.21 / 杭大鵬
2000.9.1 / 杭大鵬
中潭公路 / 1999.9.21 / 林錫銘
1999.10.20 / 林錫銘
草屯往埔里 . 中潭公路上 / 1999.9.21 / 林錫銘
1999.10.20 / 林錫銘
集集街上 / 1999.9.21 / 林錫銘
2000.4.5 / 林錫銘
中潭公路 / 1999.9.21 / 梁正居
黃玉英與她的子女陳昭元(中),陳品秀(右)合照於倒榻的
「金巴黎」大廈前 / 台中 大里 / 1999.10.21
張蒼松:「921台灣家族的集體記憶」
午后二點,佛光山法師為「金巴黎」受災住戶舉行「洗淨法會」
金城里42 鄰鄰長黃玉英回到崩塌大樓現場
繞行中,不意發現家中供奉的財神爺,才比較確切掌握「家」的位置
會後,旋又和女兒陳品秀、還有提前一年退伍的兒子陳昭元折返
在斷垣殘壁中尋覓可供留念的遺物,咀嚼家的餘溫
強震來襲前,黃玉英的家人仍在泡茶聊天
一陣擺盪,還來不及反應到底發生什麼事
剎那間,363戶的集合式住宅就扭曲變形,80多人的寶貴性命就此斷送
黃玉英家人有三人受困於殘破的樓宇,搜救人員和黃玉英的丈夫合力搶救
搜救過程困難重重,第三人瀕臨放棄
歷經三十個鐘頭,八歲的孩子被祖父救出時,已陷入虛脫狀態
黃玉英被一、二千人的住戶推選為自救會會長
她忘了腿部縫了十幾針的傷勢,四處奔走,費時二十多天
逐一清查每一戶家庭成員是否都安然脫困
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不斷湧進
黃玉英嚴以律己,她不領這些來自民間的補助款
但是,兵荒馬亂中,一時沒領到的受災戶
幾次衝著她失控地叫罵,令她感到十分寒心
護母心切的一對子女適時挺身而出,彷彿貼身侍衛
謝銘煌一家人為遇難的母親 符國珮祭念「滿七」/ 台中 東勢 東勢天主堂
1999.11.7 / 張蒼松:「921台灣家族的集體記憶」
符國珮嫁做客家媳婦後,和夫婿謝銘煌育有一子二女
她勤儉操持家庭內外和莊稼諸事
長子郁琛和母親最貼心,也受到較嚴格的管教
門楣鏤記「東山堂」堂號的閩式三合院,正身廳堂敬奉謝家歷代祖先牌位
郁琛犯錯,父母喝令他面向祖宗思過,小小郁琛就藉機暗記三十三位列祖列宗的姓名
九月二十日,謝銘煌、符國珮聯袂前往產銷班看錄影帶
觀摩種植甜柿的技術,直到深夜才回家
入睡不久,大地震飛來橫禍
辛辛苦苦地試種六年的甜柿,第一年採收在即,符國珮沒能好好品嘗就撒手塵寰
住宿的郁琛趕回家途中就迫不及待打聽家人的安危
雜貨店嬸嬸語多保留,徒令他一路哭著奔像農民醫院
地下室十多具往生大體中,赫然看見受內傷的父親安靜的躺在母親身旁
緊握吸入大量泥磚土灰而腦死氣絕的母親的手
郁琛撫摸母親的臉龐,把她的頭髮整理好,看著像似睡著的媽媽
歷代祖先牌位和家都毀損了
吳神父在天主堂為符國珮設置靈位,並安置姊妹倆住進教會
郁琛常請假回到教堂協助運送賑災物資,回報教會的溫情
勞動中,也想要淡忘失恃之痛
「滿七」前夕,最最疼愛兄妹的姑媽(圖右後)
從板橋趕來參加融合道教儀式的追悼會
符國珮靈前供奉的是,夫妻倆悉心灌溉的果實豐盈的甜柿
南投 魚池鄉 長寮尾 / 1999.9.29 / 張蒼松 :「921台灣家族的集體記憶」
「長寮尾」是位於溪谷間台地上的共和村當中的一處百年集村聚落
住民都是楊氏宗親,少數「異姓」都因為男方入贅女家生子後冠上母姓
這種風俗被在地人稱作「抽豬母稅」
住在長興巷的楊陳玉勤老太太,臥病數月
移居鳳山的兒子接她南下高雄長庚醫院住院,便於就近照護
921前一天,楊老太太在主治醫師堅決反對下辦理出院,坐上救護車返回長寮尾
九小時後,強震來襲,高齡八十六的楊老太太被壓成重傷
子子孫孫趕忙護送她送醫急救,奈何道路中斷受阻
不得不又抱回神明廳,終因心肺衰竭而辭世
冥冥之中,楊老太太似乎有了落葉歸根的願念
楊家百年老厝和長寮尾六十座古宅的命運相同,一夕間崩塌
四十多人的大家族陸續脫身,圍坐在曬穀場環抱著相互取暖,直到天明
一身土角厝泥灰的小兄弟,由母親操刀剃個大光頭,缺水的日子裡方便清洗
護送祖母返鄉的楊昔浩(圖左後,料理完祖母後事,過了一個多月才折回鳳山
爾後,重返兒時的家園,幾乎剷平的長寮尾,放眼空蕩蕩的
過去返鄉省親時,不論住到誰家,都有分回家的溫存
如今鄉親故舊失散,溫暖的心境被悵然失據所佔據
祖先的基業和兒時的回憶都隨地震消失無蹤
南投 信義鄉 潭南村 / 2000.5.16
張蒼松 :「921台灣家族的集體記憶」
仁愛、信義兩鄉的原住民聚落,以潭南村受災最重
160多戶的家屋,近三分之二損毀
二鄰鄰長谷年安和三十多戶鄰民一起搭帳篷、一起開伙,度過漫長的山中寒冬
谷年安(圖右)一家五口,平日四處打工營生
餘震逐漸平息後,小女兒曉玉又前往中央山脈山區種高麗菜
二子強信(圖左後)前往丹大林區造林,做臨時工沒保障
才作了十幾天,就因工傷導致骨折返鄉調養
而長子強國,結婚三年,當兵前隨車當捆工
一家人努力工作,卻不時擔心著工作無以為繼
四十年的老家倒了,強國申報提前退伍,想為家園重建盡一己之力
退伍二個月,他的處境和許多族人沒二樣
不但工作沒著落,全家仍擠在帳篷裡過生活
加上家人諸多不如意,更深化了心中積鬱,演變成借酒澆愁的情態
春節過後,沒能躲得過災後症候群糾結的強國
他仰藥自盡,留下二名稚齡子女
三月底,谷年安一家搬進才啟用的組合屋,櫥櫃裡供著強國炯炯有神的遺照
清明節前後,谷年安夫妻忙著到水里鄉採梅子、到仁愛鄉套水梨
平均每人一天可賺取一千五百到三千元的工資,可是只有一個月的工作量
谷年安長期勞動,十二年前罹患缺血性壞血症
每隔十年必須接受一次骨科的髖關節置入術
雖然體能大不如前,但為了重建家園,他不錯失任何一次得來不易的工作機會
已經到了年底,賀世玲和一歲的孩子賀嘉寶還住在河堤邊的帳篷裡
中寮 ╱ 1999.12 / 許伯鑫
一個原籍屏東的排灣族婦人,為了追求愛情來到中寮居住
大震過後,先在中寮國小搭帳篷,後來卻因戶籍不在中寮
分配不到組合屋,帳篷又被強制拆除
只得帶著孩子在河堤邊搭帳篷,過著流浪般的生活
四、五月時,豪雨連連來襲
為了躲避洪水,她又帶著孩子遷移到一處廟宇的野戲台下空地
生活了一個多月,終於才找到一間沒被震垮的小屋
月租一千,屋裡只有一張床、一間簡陋的浴室
外頭一下雨,屋裡也跟著下起雨來 ……
賀嘉寶和熟睡中的父親江龍漢;地震後八個月,他們依然四處漂泊,居無定所
中寮 ╱ 2000.5 / 許伯鑫
這只是一個極少數的邊緣個案,卻凸顯出災後重建的部分問題
政府單位在執行補助款發放、組合屋分配等措施時
為了強調公平,往往只用某一個標準來規劃
然而像上述的特殊個案,就被遺忘在所謂「公平」的標準之外,得不到任何救援
然而,這些邊緣人也是災民,也的的確確存在於社會之中
可能很難要求全社會都來重視這個問題
但如果能透過有心的民間團體給予個案救助,或許是解決之道
台北市總統府前 ╱ 1999.10.9
張蒼松:「921台灣家族的集體記憶」<
大樓劇烈搖晃,尤朝春、羅秋薇夫妻從睡夢中驚醒
孩子的哭喊聲穿牆入耳 尤朝春跌跌撞撞奪門逸出
漆黑中,再也站不穩,他快速爬到隔壁房裡
一口氣抱起三個子女,倉皇逃生
台中縣 太平市 新坪生活公園社區四棟十四層大樓
A 棟四樓以下一邊陷入地底
一邊往D 棟傾斜樓頂朝向住在九樓的尤朝春一家衝撞
他以背部抵擋倒下的牆,保護懷中的孩子
羅秋薇順勢從匍匐在地的丈夫跨下拖出孩子
水塔一併破牆而入,水流如注
濕漉漉的樓面,逃生的通路益發難行
尤朝春忘了背部受傷的痛楚,揹著么兒,在一片驚叫聲裡向樓下中庭移動
崩陷的樓房把正門堵住,而後門又上了鎖
尤朝春舉起一旁的滅火器砸毀門鎖,一家人隨人潮湧向空地
一場天災凸顯了不依圖施工、偷工減料的人禍
建商避不見面,住戶申訴無門
中部多棟大樓倒塌,傷亡慘重,住戶迅速串連,共有十一個社區推派代表
組成「九二一受災聯盟」,包遊覽車北上總統府前請願
羅秋薇帶著五名子女投入抗議行列,並且夜宿中正紀念堂表達軟性的嚴正抗議
天色一亮還參加了國慶升旗典禮,全程參與,做個盡責的陳情人
夫妻倆汲汲營營地送羊奶、賣便當、作木工多年,好不容易買了生平第一個窩
三十年的貸款才繳了頭三年,半生積蓄付諸流水
尤朝春說「反正還年輕,再賺就有。」
一語道盡台灣善良老百姓樂天知命的心聲
台北 / 2000.3.12 / 李文吉
10、11、,12月,一個月一個月地過去了,媒體報導焦點有意無意的轉移到總統選舉
二千多條人命不再震撼,全倒房屋一個月內迅速拆除運走,災民譏為毀屍滅跡
天候從酷熱到嚴寒,從土塵到霪雨,發瘋,自殺,凍死
無數帳篷內的哀傷、愁苦、怨恨、無望,被扭曲成貪婪、被動、無理
2000年3月12日,「大選」前一個星期
受災戶聯盟的幾千名災民在台北市遊行,要求各組候選人承諾安置與重建
寒風中下著大雨,攜老扶幼
幾個小時下來,忿恨高亢的熱血
被官宦的官話澆熄,無望與傷慟更加沈重
從照相機觀景窗已看不到激情與衝突,看到的是疲憊、淚水 ....
台北 / 2000.3.12 / 李文吉
(右起) 陳同利(48),李淑津(45),陳美慧(22) / 南投 中寮 / 2000.8 / 沈昭良
「在地上架塊木板,寫下店號和聯絡電話,是為了讓親友知道我們還活著
我們原本是開糕餅店,地震前已經連續十二天日夜趕製月餅
碰巧921那天覺得疲累,提前收工上樓休息
否則我們夫妻倆勢必凶多吉少,實在感謝上蒼讓我們平安
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一路奮發,好不容易才擁有一幢房子
一夜之間變得流離失所,真是感慨萬千。」
「地震後幾天,我無意識的在小學的鞦韆上擺盪
鄰居笑我說,房子倒成這樣,有心情盪鞦韆
其實只是因為極度茫然和無助,藉由盪鞦韆抒發情緒
直到現在都還不時想起,幕恍如世界末日般的慘烈景像
多虧一些善心團體的關心和照護,我們備感窩心
未來雖然艱辛,們一定會努力再把招牌挺立,重新站起 」
( 李淑津 )
中寮鄉民的 新身份證照 / 南投 中寮 / 1999.10 / 沈昭良
1999.10.2 日上午八時,我們在中寮國小開設一處免費攝影站,一面登記一面拍照為讓當地民眾知曉此一服務,災中心不斷以廣播告知村民,護站的熱心護士更情商國軍弟兄,摩托車載著她到街道上以擴音器「叫喊」。靠著這般克難的「宣傳」方式,人潮才逐漸聚集。在為期兩天的拍照過程中,除了民眾的連聲道謝和憲兵同志在緊要關頭,以人力代替支撐工具協助拍攝的點滴外,也總有些片刻的交談讓聞者不勝唏噓,諸如:小女孩擔心地央求,「可不可以不要讓我額頭上的傷口露出來?」;老先生堅持穿上乾淨的襯衫,告訴我,「這可能是這輩子最後一次照相」,婦人仍不願相信親人亡故的事實,喃喃唸著「怎麼會這樣?」;中年男人滿身土漬,汗流浹背趕來,「房子垮了,證件全沒了。」等等。面對這些傷感的對話,再多的安慰似乎已於事無補,而我也幾乎只能點頭回應。
透過觀景窗,我雖不難理解試圖從艱困環境中重新站立起來的生命熱望,但也同時殘酷地望見未經修飾,驚魂甫定的災民容貌。於是,我竭盡所能的為他們整理儀容,反覆確認焦距,期望從照片中重塑遭地震無情創痛的人性尊嚴。從事攝影工作多年,我第一次發現,當災難發生,人類被徹底回歸至生命最根本的基底時,能否證明自己為社會結構的一份子,竟可能會因為是否擁有一張照片。返回台北後,後製的作業未曾鬆懈,幸蒙彩旭沖印公司的義務沖洗,隔天即順利將證件照寄交中寮戶政事務所,供民眾領取。 ( 沈昭良 )
台中縣 松鶴 / 2000 / 侯聰慧
泰雅族年輕人回到部落蓋起自己的房子
拿出剛出爐的「921民報」給他們看
卻遭到嚴重抗議 :
「為什麼我的照片沒刊出來?」
邵族族人搭建的竹屋成為組合屋中的典範 / 日月潭 / 2000 / 侯聰慧
南投市 中興國中 / 2000.4 / 劉振祥
南投市 中興國中 / 2000.4 / 劉振祥
新建的組合屋教室 / 台中縣 大里市 塗城國小 / 2000.4 / 劉振祥
組合屋教室前的體育課 / 南投 國姓鄉 國姓國小 / 2000 / 劉振祥
過年祭拜 / 集集 / 2000.2 / 金成財
新婚 / 南投 中寮 耐吉二村 / 2000.5.30 / 許伯鑫
從事海底電纜工程的梁志賢,原本在去年就要訂婚
卻被921耽擱許久
如今終於在新建的臨時組合屋完成終身大事
李旭鐘阿伯帶著家人觀賞他所做的家屋模型,他真實的古厝已在921大震中倒榻
南投 中寮 / 2000 / 洪慈宜
921之後,邵族首次重返祖靈地 Lalu 島 / 1999.10.24 / 潘小俠
對台灣九族之外的第十族 -- 邵族人來說
日月潭中的Lalu島(現名光華島)是他們的祖靈地
也是傳說中祖先逐白鹿而來到的地方
從日據時代開始,邵族就不斷被當權政府搬來遷去
土地也一次次隨之流失
921 發生後,光華島受到損毀
邵族人失去了所有的財產
反而讓他們更堅定了返回祖靈地的決心
他們駕船重返祖靈地Lalu島祭拜祖靈
展現了「回歸」的決心
亦希望藉此凸顯原住民土地被侵佔的問題
道出「還我土地」的心聲
60多歲的邵族姊妹花首次重返祖靈地,高興地躺在祖先的土地上 / 日月潭 光華島
1999.10.24 / 潘小俠
半夜仔細看這兩篇照片
回覆刪除忍不住哭了
歲月彌足珍貴...
生命中無法承受之痛
回覆刪除張老師曾於歷史博物館為"吳三連文藝獎"展主持一場極為精彩的攝影座談
回覆刪除透過張老師的介紹
得獎的六位攝影家的作品各有不同的專長與關注面向
這或多或少都跟他們的個性有關
但是他們真的就侷限於他們所為人熟悉的關注面向裡嗎
在這篇網誌的記錄裡 發覺~~不盡然
當大災難降臨時
相機是有靈魂的
它會不安的引導著掌握相機的主人到第一現場去
它是熱血的 是不怯弱的
相機執意要完成它的最基本使命~~紀錄
紀錄所為何來
郭英聲先生曾說~~拍照因為想找回記憶
重看這些1999-2000的照片
我們喚回傷痛記憶
但是在找回記憶之後呢
審閱這一系列作品 我思索著
對於如此重大的災難新聞(亦是歷史事件)
拍照 是不是另有一種姿態
那就是~~
對峙 ──
與現實的對峙(天地不仁 我不閃躲不畏怯)
對質 ──
與時間的對質(三年十年二十年 一張過往記憶的照片永遠是對當下的再質問)
拍照不僅是找回記憶
回覆刪除更要面向當下,呼應未來 !
對峙與對質不僅是拍照者的一種姿態
更是被攝者的一種徵信與表白
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回覆刪除一切都充滿了情感
這些照片令人感動
回覆刪除這社會還是有人付出真摯感情,無私奉獻,無意中點到此網站,看完另人動容的照片及註解,更感恩上天對
回覆刪除我的厚愛,有工作做不在埋怨.
金巴黎那張是我姐姐
回覆刪除那八歲的孩子我想就是我本人了..
我是記錄片梁志賢的朋友
回覆刪除921後有通過電話 現在失聯中如果有他的電話或地址可否轉告給我
或寫mail 就告訴他是在蘭嶼認識的朋友 謝謝您